
冀杰,男,山东蒙阴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后,工程技术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目前主要从事智能网联车辆的道路环境感知、驾驶行为决策及智能农机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研究,创建了西南大学绿色智能车辆与机电系统实验室并担任负责人。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申请并获批专利10余项,先后获得“IEEE Best Land Transportation Paper Award”、《中国公路学报》优秀论文等奖励。同时,与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科研关系。教学方面,曾获得过西南大学“金牌讲习者”等称号以及西南大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等教学成果。
一、 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
1.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网联车辆环境感知和运动决策中的应用
2. 激光雷达、机器视觉、毫米波雷达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3.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队列协同巡航与主动避撞
4. 基于危险势能场的车辆主动避撞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
5. 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割草机等智能农机的研发与应用
二、 社会工作(主要兼职,包括协会成员及期刊审稿人等)
1. 工程技术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
2. 工程技术学院党委委员/车辆与农机教工党支部支部书记;
3. 《IEEE Transaction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中国公路学报》、《汽车工程》等杂志审稿专家;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评审专家;
5. 《汽车技术》、《汽车工程学报》等杂志青年编委;
6. 重庆市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7. 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专家服务队专家。
三、 近五年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在研项目需标注)
1.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山地拖拉机无人驾驶系统研发与应用,(在研)
2.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横向项目:基于双目视觉的遥控与自动驾驶割草机器人调试,(在研)
3. 汽车主动安全测试技术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软件在环仿真测试技术研究,(在研)
4. 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深度学习与车联网技术的山区道路行车安全评估与预警,(在研)
5. 重庆交通大学车-路协同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山区道路行车安全环境感知与车路协同碰撞预警,(在研)
6. 重庆市科委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面向多车连环碰撞问题的道路危险三维虚拟表达及主动避撞控制.(结题)
7. 重庆市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专项:水田拖拉机研究与配套农具开发. (结题)
四、 近五年科研代表论文
图书:
Jie Ji; Hong Wang; Yue Ren; Path Planning and Tracking for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in Lateral and Longitudinal Motion Directions, Morgan Claypool Publishers, 2021.
论文:
1. Jie Ji, Amir Khajepour, William Melek. Path Planning and Tracking for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with Multi-Constraints[J].
IEEE Transaction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7, 66(02): 952-964.
2. 冀杰,唐志荣,吴明阳,方京城. 面向车道变换的路径规划及模型预测轨迹跟踪[J]. 中国公路学报,2018, 31(4):172-179.
3. Luo Jiang, Jie Ji, Yue Ren, Hong Wang. Longitudinal motion control for vehicle platooning in mixed traffic based on virtual mass-spring-damper theo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Design, 2021.09: 195-217.
4. Jian Liu, Jie Ji, Yue Ren, Yanjun Huang, Hong Wang. Path Planning for Vehicle Active Collision Avoidance Based on Virtual Flow Field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Accepted, 2021. 06: 1557–1567.
5. 冀杰, 黄岩军, 李云伍, 张春, 高书娜. 面向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主动差速器模型预测控制[J]. 汽车工程, 2018,40(2):206-213.
五、 科研领域获得奖励情况
1. 2019 IEEE Best Land Transportation Paper Award,IEEE Vehicle Technology Society;
2. 2020年度《中国公路学报》优秀论文二等奖;
3. 2020年未来汽车技术大会暨重庆汽车行业第33届年会优秀论文奖;
4. 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优秀青年论文奖(指导教师);
5. 2018年度《汽车技术》十大最受关注论文;
6. 2018年第八届中国汽车技术展论坛,优秀论文奖;
7. 获得2020年度《中国公路学报》、《汽车技术》优秀审稿专家。
六、 教改课题与代表性论文(近三年)
课改课题:
1.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派蒙智能汽车平台的课程与实验项目,(在研)
2.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基金项目,基于“薄三明治”式的专业型研究生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研究,(在研)
3.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CO-OP”校企协作理念的工学交替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研)
代表性论文:
1. 冀杰,李云伍.基于CO-OP理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5): 59-61.
2. 冀杰,任玥,李云伍,吴飞.面向“新四化”的车辆工程新工科建设探索[J].高教学刊, 2019(25): 22-24+27.
3. 冀杰, 吴飞. 校企协作理念下工学交替实习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 2019, 6(94): 28-29.
4. 冀杰, 骆一, 宇杰, 黄楠. 基于 CO-OP 理念的专业型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研究[C].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年会, 2019, 12.
5. Fei Wu, Man Hu, Yunwu Li, Jie Ji. Research on Blended Learning Mode Based on the Course of Engine Principle. Sci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 8, No. 3, 2020, pp. 82-86.
七、 教学与获奖情况
曾先后获得“西南大学”担任本科生《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及《汽车安全技术》等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积极组织、指导同学参加国家以及专业学会的项目和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共完成本科生授课2000余人,指导本科毕业设计80余人次,教学效果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同时,一直担任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学生管理工作,2017.09~2021.07,担任西南大学含弘学院袁隆平班班主任。
教学获奖情况:
1. 2022年获得西南大学“金牌讲习者”称号
2. 2022年获得西南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3. 2022年获得西南大学2020-2022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4. 2021年获得西南大学优秀本科生班主任称号;
5. 2021年被聘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库专家;
6. 2021年被聘为西南大学创新创业导师;
7. 2021年获得西南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大赛一等奖;
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1. 2021年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低速无人驾驶挑战赛,标兵奖;
2. 2021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优秀奖;
3. 2021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智能汽车竞赛分赛区预选赛三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
4. 2020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铜奖;
八、 获批(授权)的专利
1. 陈至越,冀杰. 一种收割机智能谷仓。专利号: CN216960810U (实用新型专利)
2. 任玥,冀杰,赵颖. 一种基于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的自适应路径跟踪方法。专利号:ZL202110177001.3(发明专利)
3. 王方正,程时聪,冀杰. 一种用于园艺景观播种的智能播种系统。专利号:CN112889407B (发明专利)
4. 李淑娴, 冀杰. 一种基于RFID车路互联智能路灯系统。专利号:ZL 201820243804.8 (实用新型专利)
5. 冀杰,李淑娴,胡静,许风阳,秦晋. 一种导轨式机械臂喷雾系统. 专利号:ZL 201820225495.1 (实用新型专利)
6. 冀杰, 胡静, 李淑娴。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及转化功能的楼梯。专利号:201721378050.9(实用新型专利)
九、 联系地址、电话/传真、邮箱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406室
邮箱:jijiess@swu.edu.cn
详细信息请访问绿色智能车辆与机电系统实验室网站:http://givehicle.sxl.cn.